夏庤币 夏庤币1号 夏庤币2号 夏庤币3号 夏庤币4号 夏庤币5号 夏庤币1号—— 此币上穿孔,下双足,中空,青铜质,双面边侧都是九道阳刻,四侧阳刻合起来为三十六道。币高5.5厘米;币重19.3克。 与此币同币制、同类型、但不同币值的目前暂发现4枚,1号币和2号币收集地是在尧王故里、夏朝主要统治区域的古都山西省临汾市;3号币和4号币收集地分别在山西太原市晋阳区和万柏林区。 此币是刀币、库币之前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文字产生前的产物,它出自临汾不足为奇。汾河流域大小部落即华夏古国最发达的部落,华夏文明“中国”一词即指临汾为中心发源地,而汉字为我国人文初祖黄帝的吏官仓颉所创造,仓颉即是汾河东岸临汾赵村一带部落里的人。 《左传》宣公三年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此币有可能就是九牧贡金。 此外,《凡将斋金石丛稿》曰:“古者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其后生产日增,需求亦繁,交易有无,不能相凖,于是钱币兴矣,钱币所以辅财物之不足,自来未定名,曰货、曰布、沿交易时代物品名也。此币形状亦象古朋字。” 此币的九道刻度与天官执圭上刻的乾卦( )相同,而且是九重乾刻,双面四侧合起来是三十六乾刻,笔者认为乾为天,此币应当是夏朝第一套由国家集权制官铸的货币,而且是九州行用,三十六君邑相通无阻,品相极佳,为夏朝当时在临汾铸造,因为它是在临汾出土的,具体地址不详。此币从烧砖窑民工手中购得,民工言其在汾河东岸得之。 夏庤币2号—— 此币是上穿孔、中空、青铜质,双面边侧每侧都是乾六道阳刻标识,四侧合起来为二十四道阳刻,其刻度反映应当于1号币相同,都是标明此币的币值。币高3.2厘米,币重4.6克。 此币包浆自然,品相极佳,属于世代流传之物,从重量上分析比1号币轻4.195克,与1号币样式同类,都属夏朝官方铸币,非常规范,应当在临汾本地铸造,流通范围当在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所辖的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 夏庤币3号—— 此币是上穿孔、中空、青铜质,但双面双侧无刻度。币高3.2厘米,币重4.7克。 此币系太原市晋阳区早年出土流传之物,包浆自然,品相亦可,高度与2号币相同,重量比2号币重1克,当与2号币为同类同样价值之货币。 文献记载夏代都邑时有迁徙发生,禹都阳城(河南登封),又都平阳(山西临汾;一云晋阳),又都安邑(山西夏县),在晋阳发现此币亦属正常现象,更说明禹时在阳城、平阳、晋阳、安邑时统一铸造和发行使用的就是1号、2号、3号、4号这四种币。它在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的范围内流通,九州都行用,属于国家当时的官方铸币。 夏庤币4号—— 此币上穿孔较长较大,与1-3号币同币制,留孔可能是便于结绳,随身携带交易,为中空、青铜质,双侧双面已看不清是否有刻度,重量比2号币轻2克,比3号币轻3克,当与2-3号币同类同价值使用。币高3.2厘米,币重4.4克。 此币系出土品相,锈质斑痕累累,却不失当年流通之迹象,上穿孔的磨损增大痕迹足见使用者用皮绳穿行携带的磨合力如何强大,有可能是骑马长途跋涉交易流通反复循环使用的货币。其收集地在太原市汾河之畔的大王村一带,它与1-3号币都是官铸无疑,流通领域当在夏朝统治区域的全境内。 夏庤币(蝉币)5号—— 此币高5厘米,币重19.3克。虽然与1-4号币不同类型,但重量与1号币相同,说明1-5号币都为1个世纪内的产物。 此币上穿孔,中空,外形一像蝉,蝉金代表财,双翼平衡和上边的标示体现货币的价值,蝉鸣象征着平衡市场商品的价值,当时人们互换所需,公平交易后就各奔东西;二像鸟形,鸟形是商代的前辈部落的族徽。夏代的造币也考虑多民族共同使用,即九州皆同,当属官铸无疑。币正面有一竖刻标示,按甲骨文看当为十,反面亦有一竖刻也为十,一横刻代表一。夏代按《古本竹书纪年》用岁471年,从禹到桀各代黄帝,像太康、仲康、少康、孔甲、胤甲、履癸等六人,都是以十干为号,而且这个历史阶段实行的都是“十一”之税,这枚钱上铸有“十”“十一”,说明是太康开始就使用的钱币。 管子曰:“汤禹铸金,初行时不过补助贸易之缺,唯都市官府用之,因官府无物与民间贸易,故制货以剂之。”综上所述,1号币同5号币一样,在没发掘新的钱币之前,应当说是夏朝当时官铸面值最大的货币。关于1—5号货币的定名,历史上虽无详细记载,但就现存资料和实物来看,叫棘币就将此五种币推向了伏羲时代,且证据不充分。叫货布也可,它们都系中空,叫空首布亦行。《诗》与《臣工》云:“庤乃钱镈,奄观铚艾”,钱镈都从金傍,当时无铁,金必是铜,笔者以为定为庤币最确切。准确与否?还待与专家学者们商 九州区域 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决江疏河,通之四渎;壅者决之,滞者导之,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去高险,处平土,乃分别九州,任土作贡。当时商业区域虽不可知,然考入贡之道,即可知其梗概;入贡之道即通商之道也。兹就《禹贡》所列九州,证以今地,以观当时之商业区域:冀州——今山西、河北至辽宁之半;兖州——今河北及山东、河南;青州——今山东;徐州——今山东及安徽;扬州——今安徽、江苏至浙江、江西;荆州——今湖北及湖南;豫州——今河南及湖北;梁州——今四川及陕西;雍州——今陕西及甘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