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 古文献对柴窑特征的记载

[复制链接]
查看823 | 回复0 | 2021-2-17 14: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文献对柴窑特征的记载

五代时期的柴窑,是我国天青釉瓷的创烧者,它的产品以天青釉瓷见长,它所创制的天青瓷生产工艺,为鼎盛发展的宋代官汝、官和仿官天青釉瓷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并奠定了我国天青釉瓷生产的工艺基础。因此,古代的说陶者对柴窑很重视,在古文献中对柴窑的记叙也较多,但又因传世窑瓷器数量太少,人们很难见到,致使古文献中的记载往往为辗转传抄。我们今天研究这些古人的记载,既要看到其辗转传抄的状况,又要看到各种记述的共同点与区别,并从中归纳出柴窑瓷器的基本特征来。

记载柴窑的文献以宋人欧阳修的《归田集》最早,书中在谈及“汝窑花觚”时曾有:“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从此书中可知柴窑有“色如天”、“声如罄”、“天青雨过时,汝窑瓷较似”几个特点。该书是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晚年辞官后的著述,书中所记大都为他自己的经历见闻,而且距离五代时间最近,应该是最为可靠的。

再后,是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间撰写,明中期由王佐增补的《格古要论》,记载有:“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足,近世少见”曹书所记又增加了柴窑窑址和器物具有“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的特征。与此特征完全相同的重要记载,还见于明万历年间周履靖的《夷门广牍》一书。不同处是窑址地仍采用“格古”洪武版的“柴窑出北地”,未增添“河南郑州”之说。

明代的文献记载还有黄一正的《事物绀珠》,记有“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今不可得。”指出五代时,柴窑“为诸窑之冠”、“始进御”。

明张应文的《清秘藏》记有:“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又曹仲云:“‘柴窑足多黄土’,未知然否。”其记载比最早的《归田集》又增加了:“明如镜,薄如纸”的特征,但也谈及所见真器“差厚耳”。

明谢肇制的《五杂俎》,是古代文人笔记小说中第一部记载‘所司清其色”和柴世宗“御批”的古文献。书中记有:,今人得其碎片“陶器柴窑最古,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装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清其色,御批云:‘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比《归田集》的“天青雨过时”更完善了。

到了清代已距五代柴窑相去甚远,有新意的文献较少见。值得参考的无名氏《南窑笔记》,记载有:“柴窑。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如明镜,薄如纸,响如磬。其妙四如,造于汝州瓷,值千金。”记叙了柴窑釉药的成分,似与汝瓷有相似之处。

另有清代刘体仁的《七颂堂识小录》,记有其亲眼所见:“柴窑无完器,近复稍稍出焉。布庵见示一洗,圆而椭,面径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过青天’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为绛青’”。指出柴窑还有“黝然深沉”的“绛青”色。

至于其它的古文献,均为辗转传抄之作,其中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和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均同于《清秘藏》;清代刘廷玑的《在园杂志》、陆延灿的《南村随笔》、朱琰的《陶说》均同于《五杂俎》。而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清代唐铨衡的《文房肆考》、蓝浦的《景德镇陶录》、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等,又都采上述各书之长,进行了综合论述,未有新意,在此省略不记。

在古代除上述各书记载柴窑外,还有清乾隆皇帝把玩官中所藏柴窑器物时留下的几首御题诗。因其均是乾隆亲见的清赏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特全文抄录于后:

柴窑枕:

    色如海玳瑁,《青异》、《八笺》遗。

    土性承足在,铜非钳口为。

    千年火气隐,一片水光披。

    未若永宣巧,龙艘落叶斯。

  乾隆丙戌御题(三十一年,1766年)


柴窑如意枕:

    过雨天青色,《八笺》早注明。

  睡醒总如意,流石漫相评。

  晏起吾原戒,华祛此最清。

  陶人具深喻,厝火积薪成。

  乾隆辛丑御题(四十六年,1781年)


柴窑碗:

   治自柴周遂号柴,冠乎窑器独称佳。

  镜明低薄见诚罕,足土口铜藏尚皆。

  内府数枚分甲乙,夷门广牍类边涯。

  都为黑色无青色,记载谁真实事谐。

  乾隆丁未御题(五十二年,1787年)



在这几首御题诗中,乾隆记述了宫廷收藏的柴窑器物的真实面貌,不仅再次指出了几种文献的记载,而且还记述了其他古文献尚未谈到的一些真实情况。指出所见的柴窑枕或“色如海玳瑁”、或“过雨天青色”,而“数枚”柴窑碗,“都为黑色无青色”,其器物特征为“镜明低(纸)薄见诚罕,足土口铜藏尚皆”;而其工艺制作又“未若永宣巧”,比不上永乐宣德器物的精巧。这些,都是其它文献中所未能见的,非常重要。


乾隆在御题中还提到《青异》和《八笺》的记载,可惜笔者在陕西一直找不到《遵生八笺》。而《清异录》对柴窑的记载,也未能查到。使本文留下了不足,只能留待以后再查找。


上述古文献中的这些记述,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柴窑器的特征,提供了真实、可靠和具体的历史文献之资料依据。按照此依据去寻觅,柴窑这个千古之谜,早晚会被世人所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