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 宋代汝窑瓷器的谬误与汝瓷赏析两例

[复制链接]
查看1887 | 回复0 | 2019-12-11 0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汝窑瓷器的谬误与汝瓷赏析两例               
                                                                                                                                                                   ia_3200000011.jpg

                             宋代汝窑瓷器的谬误与汝瓷赏析两例
      
      宋代“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绝非浪得虚名,无论釉色的静谧,还是胎体的精巧,亦或器形的雅致都似乎有种神秘色彩浸润其中。但随着窑址的面世,神而不秘遂成了新常态。至少在下列几方面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藏界共识。
      首先.存世数量的谬误。无论“70余件说”,还是“不足百件的有限外延说”在窑址面世后都已轰然倒塌。前两说如果仅限于各大博物馆是有道理的,但民间汝瓷被一概排斥在汝窑之外则是毫无道理的。早在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试掘中就在一个狭窄小空间的窖藏中发现了20余件与传世汝窑相同的汝瓷,记住,这并非后来确认的清凉寺汝窑址的主体位置所在地。其实在此前的1986年就有清凉寺村民耕作时捡到完整的汝窑洗现象,至于还有多少人捡到完整的汝瓷只有鬼知道。众所周知的是,陶瓷鉴藏家毛晓沪先生就是因为清凉寺出土的窖藏汝瓷而受牢狱之灾的。
      其次.“汝窑无大器说”的小气。不仅如此,窑址的发掘甚至直接把各大馆藏的某些器物归类为残器了。窑址素烧与残器中不仅有厚胎与高度、口径达30厘米以上的器物,而且发现了莲瓣熏香炉、海棠式多层套盒及荷叶式高圈足器等,高度均超过了30厘米以上。窑址发现的天青釉盘口折肩瓶则直接把故宫的传世旧藏镶口天青釉纸槌瓶打入了残器的行列,原来它本来应是天青釉盘口折肩瓶,残了,镶上口就成了令人膜拜的天青釉纸槌瓶了,宫藏的高大上不过尔尔。
       第三.宫廷用汝瓷远比传世馆藏的花样多。传世馆藏的汝窑宫廷用瓷虽以薄胎细釉、高雅素净取胜,但现实中实际上并没让刻、印、雕、镂等装饰手法凉快。发掘中不仅有刻、印花卉纹瓷片,也有附贴莲瓣装饰及镂空圈足雕饰技法,以往因为各大博物馆中无同类器物呈现,便总把此类打入民间用瓷,实在高估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釉色上也出现了传世馆藏品从来不曾有的颜色,原来不同的釉色与釉药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与窑温、烧造气氛及窑位相关。
       第四.汝窑绝非宋徽宗创烧,甚至有可能是宋徽宗停烧。窑址“元丰通宝”钱币的发现,大体可以确定汝窑在神宗年间就有烧造的事实,但并不能排除此前就烧造的可能。曾任宋仁宗朝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的一代诗文宗师欧阳修的《汝窑花觚》,则把这种可能变成了可以。诗是这样写的,“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结,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有人不认为这是欧阳修的诗词)。这里不仅说明了汝窑与柴窑的渊源关系,还说明汝窑的创烧历程与欧阳修死后若干年后才出生的宋徽宗没有半毛钱的干系。同时告诉了我们汝窑的官窑性质。有史料表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因汝窑址远离京师和汝窑难以烧制用于国仪之器等原因,宋徽宗决心“弃汝兴官”,于是才有在京畿创烧更适合国仪之用的官窑的举措。
        第五.“梨皮、蟹爪、芝麻花”特点的绝对化。汝窑也有“釉如堆脂”者,只是大多视为瑕疵而被现场销毁了,面世的则为少数的幸存者。至于仅把芝麻支钉视为汝窑圭臬则更谬之千里了。汝窑初创的阶段支钉较粗,多为圆形豆瓣状,此后趋小,同时出现垫烧工艺。盏托、盏、波罗子等以垫烧为主,满釉者三五不等的支钉支烧。支钉的大小、形状则视器物的形态、大小而不同,但绝非一律的芝麻支钉痕。考古发掘的标本告诉我们,除多数为芝麻支钉烧制外,尚有圆形支钉、小米粒状支钉、豆瓣状支钉、长条状支钉 和垫饼烧制等。
        第六.汝官窑是汝窑庞大窑系的象牙塔,经历了民窑、贡窑与官窑的递进历程。从北宋官营手工业管理机构“文思院”起初唯独没有陶瓷“作”及文献中官府没有汝窑备案来看,说明汝窑开始是民窑性质的。从后来记录的“唯供御拣退后,方许出卖(南宋周辉著《清波杂志》)”说明汝窑已经是贡窑性质的了。再从“宫廷有命则烧,无命则止”“官局造无私”说明汝窑的官窑性质无疑了。
        第七.“香灰胎”说虽然形象,但极为模糊。这可能因为香的性质不同导致灰的差异,而让胎色究竟怎样莫衷一是。一往都视汝官瓷为香灰胎本就模糊,凡与此有异者一概打入民间则更加荒堂。这种模糊概念也为操有话语权的少数专家随心所欲提供了较大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在新出土的大量汝瓷残片标本中,不乏灰白胎汝官瓷的存在。观察残片断面不难发现,汝官瓷色调大多数为灰白或白中偏灰。在过去汝窑址发现之前,不仅汝窑瓷器整器稀少,残片也鲜见,结论偏颇总是难免的。
        第八.在对清凉寺窑址发掘的基础之上,又对文庙和张公巷窑址进行了发掘,结果证明三个窑址既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后两者制作更加精良。三个窑址似乎呈现着递进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直至官窑垄断成为汝窑的集大成者。令人诡异的是,目前各大博物馆的汝窑藏品似乎多是清凉寺产品,发掘表明,这些并非是最好的汝窑精品。目前所知,可以归类为张公巷窑性质的汝瓷传世品除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4件外,很少流传。笔者曾见过一件汝窑天蓝釉缺块儿破碎无纹小残碟,无论发色还是胎体均比现各大馆藏汝瓷都要精妙得多,绝对可称得上似玉更胜玉,那釉色的美妙让各色语言描述都会变得苍白,用妙不可言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发掘与发现让费解不断更新,解疑答惑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那么多专家,总得有活干,不妨慢慢解来。
       以上几点足以说明,如果说汝窑窑址发现之前过于神秘化的汝窑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大量窑址发掘的材料应该是去汝窑神秘化的时候了。过去对汝窑的研究是建立在各大博物馆传世馆藏稀有的汝窑器物例证基础上的,不仅难免以偏概全,甚至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也在所难免。比如残器能当成为完美的标杆,甚至不多的器物里面还混杂着许多民窑汝瓷浑然不知而以汝官自居种种,贻害都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种现象也理应防范,就是泛汝窑化的现象,这里说的汝窑无疑是汝官窑。汝窑既不像专家说的那样少得可怜,且尽在各大博物馆囊中,也不会像有些人声称的那样泛化的不得了。是的,正如其它窑系一样,类汝窑的瓷器也可以归类为汝窑系,民间手里的汝瓷或许多是汝窑系的民汝瓷,即属徐衡之所指的“杂窑烧造”。但民间不乏官汝应是不争的事实。地下文物因各种原因被唤醒,“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能会偶或寻常寻常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这需要首先依据考古发掘材料建立规范标准,从各大博物馆中先行剔除民汝窑的器物,或者做出必要的说明,让参观者知其所以然,然后实事求是的给民间汝官窑正名而不是一味地一叶障目式的打压。到时,汝官的归汝官,汝民的归汝民,“晚霞与孤鹜齐飞”,“官民”共长瓷多色,何乐而不为?
                         ia_3200000012.jpg

          ia_3200000013.jpg

                                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天青釉盘口折肩瓶
                   ia_3200000014.jpg

                ia_3200000015.jpg
                                    张公巷窑址出土的盘口折肩瓶

       ia_3200000016.jpg
      ia_3200000017.jpg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天青釉纸槌瓶及底部
               ia_3200000018.jpg

                ia_3200000019.jpg

             ia_3200000020.jpg
   张公巷窑瓷片

                                           ia_3200000021.jpg
张公巷窑瓷片


ia_3200000022.jpg
张公巷窑瓷片


ia_3200000023.jpg
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瓷片
ia_3200000024.jpg
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瓷片
ia_3200000025.jpg
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瓷片
ia_3200000026.jpg
清凉寺汝窑址出土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