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磁州窑白釉剔缠枝牡丹纹梅瓶
作者 | -- | 尺寸 | 34.7cm | 作品分类 | 陶瓷>元代以前陶瓷 | 创作年代 | 北宋 | 估价 | HKD 6,000,000-8,000,000 | 成交价 | - RMB 5,561,000
- HKD 6,700,000
- USD 857,600
- EUR 670,000
| 专场 | 俊雅清凝 — 乐从堂藏宋瓷粹珍 | 拍卖时间 | 2017-10-03 | 拍卖公司 | 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7年秋季拍卖会 |
| 出版
史彬士(编纂),《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台北,1990年,编号49 | 说明 | 来源
鸿禧美术馆收藏,台北
展览
《清翫雅集廿周年庆收藏展:器物》,台北,2012年,编号29
相关资料
有宋一朝,埏埴之技,登峰造极,青史永垂。所制青釉、白瓷小器,釉色变化隐约、饰纹含蓄,纤巧精致,但与此同时,又出黑白瓷皿,或运笔、或用刀,饰纹粗犷潇洒,黑白对比分明。此梅瓶正属后者,乍看还以为剔花率性随心,细观可察匠心独运,以卷延牡丹密饰梅瓶,丝毫没有过于拥挤或空洞之处。其器形简约大方,印证匠人瓷艺之绝。
磁州器一词,泛指一系列擅用化妆土为饰之窑址所出,这些窑址,主要位于河北及河南,其中又以河北南端磁县(古称磁州)观台镇为首。观台窑瓷器,纹饰多样,风格挥洒,技巧卓著,初以剔划之技饰所制,后来则直接用笔画花,如文士书画挥毫,写意流丽。然磁州窑最重要的风格,则要数善用化妆土之划花技艺。始用于绘饰盛行之前,瓷匠采用黑白二色双层化妆土,以色彩对比凸显图案,也有于素胎上施单层黑或白色化妆土然后划花者,本品即为佳例,涩胎浅褐,化妆土白若象牙,瓷匠巧用二色,营造纹饰含蓄朴雅。
本品饰缠枝牡丹绽放,此纹样常见出于观台众窑,此梅瓶上所饰,勾勒轮廓明快,剔划细节纤巧,明晦分明,极富立体感。参考一例,与本品相近,然仅饰花卉两行,观台磁州窑址出土,以残片重组,有缺,现藏河北磁县文物保护部门,图见《观台磁州窑址》,北京,1997年,彩图版XI,编号2(图一),同书并载其他纹饰相近器皿之破瓷数片,见彩图版XXI,编号1、瓷枕残片,图版XXI,编号2,以及一瓶例,图版XXIV,编号2。
河南汤阴县出土一器形纹饰均与此极为相近之梅瓶,现藏河南博物馆,可资参考,载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7,图版203,图录指梅瓶应制于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当阳峪与观台,今属不同省份,然该例出土处较近观台,且当阳峪窑典型剔花与该瓶所饰相异(出处同上,图版204、205及211),故更可能为观台窑制。秦大树也认同此论,见其专文〈白釉剔花装饰的产生、发展及相关问题〉,《文物》,2000年11期,页70,两例均有载录,页72,图9及页75,图19。
伦敦大英博物馆存相类牡丹纹梅瓶例,属 Eumorfopoulos 旧藏,曾展于《Freedom of Clay and Brush through Seven Centuries in Northern China》,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印第安纳波利斯,1980年,编号94,图录并列东京出光美术馆藏尊,其釉色与本品相近,图276。
北宋年间,各地瓷窑纷纷仿效磁州风格制瓷,如河北冶子村、东艾口,河南登封、扒村、鲁山、密县、当阳峪,山西介休窑等,以满足宋人对实用雅瓷日益增加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