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馆藏
标本
论坛
BBS
资讯
艺术品资本金融化平台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馆藏古瓷
日本瓷器
馆藏文物
馆藏标本
日本瓷器
鉴赏学习
文物鉴定
格古日记
频道
积分商城
留言
企业简介
最新新闻
品牌故事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中国·古陶瓷与标本博物馆
»
论坛
›
论坛
›
鉴赏学习
›
鉴定知识
›
偏光显微镜下的软质瓷与硬质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釉面鉴定]
偏光显微镜下的软质瓷与硬质瓷
[复制链接]
994
|
0
|
2019-11-4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偏光显微镜下的软质瓷与硬质瓷(全篇)
软质瓷、硬质瓷的观念对于古陶瓷鉴定在中国基本没有没有什么概念,传统观念对于古陶瓷就是瓷器只不过是瓷器的烧成温度不同而要,对于考古来说也没有必要,这些行业不需要追究瓷器的真实内涵,而对于真正研究瓷器科学发展史就是必须进行分类,如同我们通常对于钢铁产品一般人也就是知道是铁,再专业一点的知道多少号钢,真正的专业人员要了解高碳、低碳、合金---------几十大类不同的品种。同样是黑色金属,但由于烧成温度,化学成分等不同其特征有重大的差别,瓷器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专业研究瓷器也必须将其分类,以便于我们寻找某一类瓷器的特征。
目前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分类方法不同,中国的某些古代瓷器研究者将其分为“原始瓷”、“古代瓷”、“近现代瓷”、“现代瓷”,国际上和硅酸盐专业研究分为“软质瓷”、“硬质瓷”、“融块瓷”。软质瓷与硬质瓷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烧成温度的不同,但是目前国际没有统一的区分标准。一般说来以1220度左右为界,在此温度以下烧成的瓷器属于软质瓷,1240度以上烧成的瓷器属于硬质瓷(德国的标准就与此不同)由于烧成温度不同,制作瓷器的原料、烧制瓷器的窑炉以及最终烧成瓷器的品质和釉面微观晶相会有很明显的不同,中国考古已经证明软质瓷生产一直延续到清代早期,这样一来我们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瓷器釉面的晶相就可以分辨出软质瓷与硬质瓷的区别,可以简单方便准确的确定其所属类别,确定其生产时期至少在清早期以前,使得宋元古陶瓷鉴定变得简单准确。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软质瓷与硬质瓷微观晶相的的不同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晶粒的大小差别很大,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晶粒的大小形成的原因是烧成温度不同,在高温下晶粒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变得越来越小,相反在低温下晶粒会长大,在不同温度下烧成的瓷器釉面晶粒的大小差距在几十倍之间,非常容易分辨,在特定的放大倍数下观察现代液化气窑炉高温烧成的瓷器釉面晶粒几乎消失,使用煤窑或柴窑烧成的在釉面中可以看到清楚的晶粒,而在宋元时期烧成的软质瓷釉面中的晶粒十分硕大。
第二由于烧成温度的不同晶粒的颜色也不同,高温烧成形成的晶粒颜色一致呈白色,专业称之为“单相晶”而低温烧成的软质瓷釉面晶粒呈白黄等数种颜色。
第三硬质瓷釉面中的晶粒边缘基本呈倭角状,软质瓷晶粒边缘角略显生硬。
这两张图片是使用偏光显微技术拍摄的照片上面一张是宋代龙泉瓷,图片中沙粒状的晶粒呈色不同,下面一张图片是现代仿古龙泉瓷,图中的晶粒体型很小而且颜色一致呈白色,这两张图片是在同样倍数、距离、光线的条件下拍摄的,如此大的差距无需多做解释,一目了然,因此使用偏光显微仪鉴定软质瓷硬质瓷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准确。
当然也有人会提出现代人难道不能仿制软质瓷吗?当然可以,有新的“矛”出现就一定有人研制新的“盾”,但是由于在此之前并没有偏光显微仪鉴定技术和这种鉴定方法,制伪者没有必要刻意去伪造这种特征,从工艺技术角度上讲已经停止使用几百年的技术再挖掘出来绝非易事,需要从原料到窑炉、烧成----------等等各种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合作研究几年才有可能成功,对于制伪行业来说恐怕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也不会有人敢于投入几千万去研制这种得不到知识产权保护工艺技术。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使用偏光显微仪鉴定软质瓷、硬质瓷还是没有疑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admi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拍卖记录
鉴定知识
会员培训
会员交流
会员藏品
仿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