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 生烧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1971 | 回复0 | 2019-11-4 15: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烧的概念(全篇)

  生烧是瓷器研究中常常见到的一个技术术语,通俗的说就是在高温烧成时烧成温度没有达到瓷器的烧成标准温度,没有“烧熟”,生烧的瓷器胎体疏松,呈色白度较低,釉面平整度低,如“橘皮釉”“波浪釉”之类,敲击声音不清脆,胎体、釉面透明度低,颜料发色不清楚、模糊等。
这些现象成为陶瓷鉴定的一些时代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真的可以证明瓷器的生产时代吗?我们还是看看生烧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造成生烧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不够高,但是温度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胎体、釉面的成分是不同的所以在同一种烧成温度状态下不同的胎体、釉面成分不同有的可能烧熟、有的就可能生烧,因此在景德镇旧时因为窑炉的原因,胎体、釉面的配方根据自己产品的档次设定,尽管入窑烧成的窑位在低温区(窑炉内烧成温度有很大差距从1300度到1200度)但是也不会生烧,不过在低温区烧成的瓷器总体上说釉面还说得过去,胎体总归与高温区烧成的瓷器有一定的差别,打个简单的比喻;高温区烧成的瓷器类似糯米胎,低温区则与之相差甚远。
生烧瓷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元明时期的产品生烧现象较为多见,主要因为这一时期正处在一个软质瓷向硬质瓷转化过渡时期,窑炉改造尚未达到可以保证烧成温度的水平,质量十分不稳定,特别是元代生烧青花瓷器特别多,永乐以后生烧现象逐步减少,隆庆前后到万历前期由于景德镇制瓷原料进入枯竭期,胎体的耐火度大大降低,为了保障胎体不变形烧成温度大大降低,因此生烧瓷器率大大增加,清代以后景德镇从明代的小型窑炉(2米乘2米)变成大型窑炉(4米乘18米,窑内高温区域大大增加,生烧产品大大降低,以后一直到1990年窑炉全部改变成液化气窑炉以后生烧瓷器才消失,在1989年时生烧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但主要是较大器型的青花瓷,一般200岌以下的瓷器不会生烧。
上述现象说明生烧现象在任何时期都有可能产生,因此把生烧现象作为时代特征来鉴定瓷器是不太准确的,元青花也有不生烧的产品,现代仿品也有生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