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盈”字款瓷器的新发现 时间:2012-02-10 11:51:33 来源: 作者:伍秋鹏 邢窑是唐代白瓷的代表,以釉色 “类银”、“类雪”而著称于世,可与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相媲美。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说:“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根据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邢窑的窑址分布于河北内丘及临城境内,创烧于北朝晚期,在隋代发展成熟,唐代是其繁荣阶段,在晚唐五代走向衰落。唐代邢窑除烧造细白瓷外,还烧造粗白瓷、唐三彩、青瓷、黑瓷、黄釉瓷、酱釉瓷等产品。 在传世和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有一部分带有铭文,除故宫博物院藏的白釉皮囊壶底刻划“徐六师记”外,最为常见的是刻划“盈”字款,其次为“翰林”款,也有少数器物同时刻“盈”、“翰林”二款。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先生曾对传世和出土的邢窑“翰林”、“盈”字款白瓷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盈”字与唐代皇宫大明宫内的“大盈库”有关,“翰林”款则与唐代设置的“翰林院”有关,它们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大盈库”或“翰林院”烧造的贡品,常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图1、唐代邢窑白瓷上的“盈”、“翰林”款,摘自吕成龙《“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5期)。 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刻“盈”或“翰林”款的白瓷,在陕西西安、河北内丘、易县的唐墓中及北京等地均有发现,主要出土于遗址、墓葬、古井之中。成都古陶瓷收藏家李铁锤先生曾于2004年在成都的建筑工地采集到一块外底刻“盈”字款的邢窑白瓷宽圈足碗底残件(图2)。邢窑白瓷中的这类刻款器物,以西安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在唐大明宫遗址、唐西明寺遗址、唐青龙寺遗址、刘家庄古井等多处遗址均有发现(图3、图4,西安刘家庄古井出土的“盈”字款执壶,摘自《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15集)。刻“盈”字款的器物,有碗、盒、罐、注子等造型;刻“翰林”款或“翰林”、“盈”双款者,仅见于罐。关于类“盈”、“翰林”款白瓷的窑口,专家、学者们通过比较胎釉烧造工艺等特征,确认“盈”字款白瓷为内丘邢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内丘县城关邢窑遗址中发现的外底刻划“盈”字款的白瓷碗标本多达20余件,从而证实这类带“盈”字款的白瓷确实为邢窑产品。 2011年6月,在成都罗马假日古玩市场,笔者见一地摊上摆放有上百块唐代各窑瓷器的残片,因而驻足观摩研究,并与摊主交谈。摊主来自西安,告知瓷片系在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采集、挖掘所得。其中有几块刻“盈”字款的瓷片尤其引人注目,但索价不菲,故只拍得图片,以作研究参考之用。 1.唐代绿釉宽圈足碗残片(图5、图6),通体施绿釉,底足也为满釉,灰黄色胎,胎质较粗,胎釉之间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底足阴刻一“盈”字,笔法流利,笔画在釉下,可知是在施釉前胎土尚未完全干透时所刻。从造型、胎、釉特征判断,应是邢窑产品。 2.唐代黄釉玉璧底碗残片(图7、图8),碗的里心、外壁及圈足外底心施黄釉,足端无釉,灰白色胎,胎质较粗。足端之上阴刻一“盈”字,笔法粗拙,可能是在器物烧成后所刻。从造型、胎、釉特征判断,也应是邢窑产品。 3.唐代越窑青釉玉璧底碗残片(图9、图10),通体施青釉,底足满釉,足端留有火石红色支烧痕,灰色胎,胎质细腻。足端上阴刻一“盈”字,笔法粗拙,笔画部位无釉,很明显是在瓷器烧成后,用雕刻工具反复打磨刻出的文字,因瓷器的釉面和胎质极其坚硬,因而款字笔画极为笨拙。 除以上介绍的3件刻“盈”字款的瓷片,地摊中还有其他邢窑残片。如邢窑黄釉玉璧底碗残片(图11、图12),碗的里心、外壁及圈足外底心施黄釉,足端无釉,灰白色胎,胎质较粗,胎釉之间施一层白色化妆土。邢窑白釉玉璧底碗残片(图13、图14),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黄(与典型的邢窑白釉有别),胎为灰黄色,胎釉之间施一层白色化妆土。邢窑绿釉枕、绿釉罐残片(图15),灰黄色胎,胎质细腻,胎釉之间施一层白色化妆土。釉色深浅不一,具有流动感,这类绿釉器物,即是邢窑三彩中的单色绿釉产品。 依据以往的考古发掘资料,唐代刻“盈”字款的瓷器,均为河北内丘邢窑烧造的白釉瓷器。但以上介绍的新发现的3件瓷器残片证明,唐代刻“盈”字款的瓷器,并非只有邢窑白瓷一种,邢窑绿釉瓷、黄釉瓷及越窑青瓷也有刻“盈”字款的产品。在款字的刻法方面,多数器物的款在烧成前即已刻好,但也有在器物烧成后才刻款的情况。
|